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領導創辦的好家新聞教育機構。1958年,北京大學新聞專業并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此前,創辦于1924年的燕京大學新聞系于1952年并入北大新聞專業,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新聞系集人大、燕京和北大三所大學新聞教育力量于一體,開始了新中國新聞教育的歷程。1988年,新聞系改名為新聞學院。
自成立至今,安崗、羅列、余致浚、甘惜分、方漢奇、張隆棟、藍鴻文、鄭興東、成美、何梓華、秦珪等院系領導和知名教授,為學院的發展和新聞學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大新聞系是國內較早開展新聞學碩士和博士教育的兩所院系之一,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設立碩士點,1984年設立博士點。
新聞學院目前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所在單位,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現任院長為趙啟正教授,執行院長為胡百精教授。
學院現有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4個本科專業,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和廣播電視學4個碩士學位點,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廣播電視學4個博士學位點,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其中,新聞學連續三屆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傳播學專業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新聞學院成為全國僅有的同時擁有新聞學、傳播學兩個一級重點學科的學院之一,也是我國新聞傳播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2011年增設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教育。
學院設有新聞傳播實驗中心和資料室,資料室保存有解放前的報刊樣本3765種、報紙影印本422本,建國后的報紙合訂本1100余本,期刊2700本,中外圖書資料20000余冊。學院編輯出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際新聞界》。
在海外交流與合作方面,學院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臺灣地區多所高校的相關院系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全院絕大多數教師有出國訪問、進修、講學或其他國際交流的經歷。
一、學院專業優勢及簡介
★全國僅有的同時擁有新聞學、傳播學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學院。
★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所在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教育在我國新聞教育事業中占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地位。自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承擔國家重大課題較多、獲獎成果較多的新聞院系,眾多專家學者擔任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首席顧問。在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被評估為新聞傳播學科綜合實力好名。
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新聞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職人員的業務素質,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備案同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決定在北京舉辦傳播學專業廣告傳播方向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二、傳播學專業廣告傳播方向研究領域與課程設置
根據我校新聞學院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開設全部課程:
注:課程設置按當年較新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為準。
三、新聞學名師講座
四、擬授課老師及研究方向或領域
五、教學辦法
上課地點:中國人民大學。
學習期間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講授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面授時間為隔周周末,每門課程講授約24個學時。
六、學制
2年
七、報名條件
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法律、法規,思想政治表現好,優秀業務骨干,身體健康,并能堅持在職學習者。
2、具備大專以上學歷者,均可報名參加學習。
八、報名辦法
1、報名時間:即日起開始報名
2、報名地點:中國人民大學
3、報名手續:
(1)到報名地點注冊,登記報名。
(2)填寫在職人員在職課程研修班報名登記表。
(3)本人較后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原件、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
(4)一寸同底彩色證件照1張。
九、收費標準
研修班學費35000元(兩年),書費、資料費自理。學費一次性交清。
十、證書
1、學員完成課程設置中所規定的課程并考試(考核)成績合格者即可結業。
2、結業學員獲加蓋學校鋼印和紅章的《中國人民大學研修班結業證書》。
免費電話:400-8080-302
聯系人:歐陽老師 手機: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師 手機: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